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意思_范文公正苏人也平生好施与的翻译
tamoadmin 2024-09-13 人已围观
简介1.汤郭甫轶事文言文2.文言文阅读。《义田记钱公辅》节选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义田记 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4.《义田记》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5.蒋琬字公琰文言文答案1. 我要寻找《荆公毁稿》的原文及翻译 刘贡父①旧与王荆公甚款②,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③,一日,贡父访之,值
1.汤郭甫轶事文言文
2.文言文阅读。《义田记钱公辅》节选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
3.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义田记 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
4.《义田记》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5.蒋琬字公琰文言文答案
1. 我要寻找《荆公毁稿》的原文及翻译
刘贡父①旧与王荆公甚款②,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③,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④渴⑤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虎⑥下。 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座,语久之,问:“贡父近为文乎?”贡父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何如,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荆公不J悟其窥己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裂之。 盖荆公平日论议欲出人意表,有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选自《宋人轶事汇编》卷九) 注释] ①刘贡父:宋代诗人、学者,做过长安、苏州郡守等职。与王安石、欧阳修交游甚密。
②款:诚恳,恳切。在文中指两人交往密切。
③参政:参知政事,宋时官职,相当于副宰相。④庶僚:一般的僚属。
⑤渴(y。):动词,进见。
⑥房(w五):正房对面和两侧的房子。 译文 宋代诗人刘贡父原先与王安石交往十分密切。
每次见面必交谈终日。王安石在朝廷担任参政时,有一天刘贡父去拜访他,恰好王安石在后厅吃饭,就派侍从请贡父到书房休息,贡父在书房案上见有一份草稿压在砚下,就取来阅之。
(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2.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3. 吴王欲伐荆文言文答案春秋时,吴王欲伐楚荆.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
(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4.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
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
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
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
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
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
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
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
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
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
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5. 翻译文言文《荆公改字》原文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①家藏其草②。
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复③圈去而改为“入”。旋④改为“满”。
凡⑤如是⑥十许⑦字,始⑧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译文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州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过”改作“入”。
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字词解释①士人:读书人②草:草稿,非正式的文稿(这里指初稿,底稿)③复:再④旋:又⑤凡:总共⑥如是:像这样⑦许: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⑧始:才⑨吴中:地名,指苏州一带。初用到、过、入三字,着眼于时令的变化,体现出了江南回春;待用满字,着眼于春深似海,体现出春意正浓;最后定用绿字,着眼于春的伟大生命力。
春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绿了。一个绿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可见诗人在艺术手法上,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这种注重垂炼字句,认真写作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6. 荆公炼字阅读理解荆公炼字(答案) 1.划掉:①确实 ②确能2.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不能抑制.3.山:连绵青山.花:红似火.水:碧如染、滔滔、波澜起伏.4.第一段:(1—2节)段意:写王安石观景赏月.触景生情写出泊船瓜洲一诗.第二段:(3—5节)段意:写泊船瓜洲诗成后,王安石斟酌润色炼字的经过.5.指王安石 炼是说用心琢磨,几次修改使词句精确、生动.分四步:①觉得第三句不如意,圈去“到”改为“过”.②又觉不妥,抹去“过”改为“入”“满”……③撂笔出舱,使头脑清醒.④想到王维的诗句,最后选用了“绿”字.。
7. 课外文言文《范文正公罢宴》阅读答案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賵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觞:酒杯.③缞絰: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⑤寓居士人:客居在外的读书人.⑥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⑦棺材外面的套棺.⑧彻:通“撤”,撤去.⑨周:救济.
文化常识
谥号,上文所说的范文正,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叫“文正”,所以后人敬称他为范文正.又如宋朝的包拯,死后赐谥号“孝肃”,故后人称他为包孝肃;岳飞谥号为“武穆”,故又称**穆;明徐光启谥号为“文定”,故又称徐文定;清纪昀的谥号为“文达”,故又称纪文达.
考点
①守②卒③殡④具⑤泣
2、翻译: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②公亟令询之
3、“公怃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大家感慨的样子;②大家忧伤的样子;③范仲淹忧伤的样子;④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4、理解:这件事可以用来证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一名名言:
8. 范文正公逸事 文言文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⑤,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⑥。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⑧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⑨,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⑩,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②日食(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B.①以其所入 ②以衾拥覆
C.①而终其志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此其大较也 ②常蹲其身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3、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答案
1、(1)①喜欢。②每天。③曾经。④等到。 (2)D
2、公/虽 位 充 禄 厚/而 贫 终 其 身。
3、(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汤郭甫轶事文言文
1. 范文正公逸事 文言文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⑤,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⑥。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⑧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⑨,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⑩,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②日食(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B.①以其所入 ②以衾拥覆
C.①而终其志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此其大较也 ②常蹲其身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3、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答案
1、(1)①喜欢。②每天。③曾经。④等到。 (2)D
2、公/虽 位 充 禄 厚/而 贫 终 其 身。
3、(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2. 古文《左忠毅公逸事》全篇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3. 范文正公逸事阅读答案答案:
(一)
5、答案.C(酬:实现。)
6、答案. C(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7、答案.D(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8、答案.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9、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传”各1分)
(2)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4.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5. 古文《左忠毅公逸事》全篇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
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
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
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
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
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6. 左忠毅公轶事 阅读选自《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九。作者: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自号望溪。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清初散文家,清代古文“桐城派”创始人之一。左忠毅公(1575—1625),名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明朝桐城人。明万历进士,曾任大理少卿;左佥(qiān)都御史。天启四年(1624),左上奏弹劾魏阉党三十二条斩罪,被诬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魏忠贤死后,被追谥为“忠毅”。逸事,指散失的没有流传的事迹。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译文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左公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到一座古庙。在厢房里见一个书生趴在桌子睡着了,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盖在书生身上,替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奇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签署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备看管的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将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镵,装做打扫垃圾的人,看守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小步紧走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借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鼓就轮流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拜访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7. 范文正公逸事文言文善的解释,足的解释,方的解释善:擅长。 足:值得。 方:刚刚,正
译文如下:范仲淹早年贫困,住在一姓猪的人家内,经常和一个术士往来.术士病危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有将水银炼为白金的方法,但是我儿子还小,不能将这些给我儿子就托付给你了!".然后就把他的方法和一斤白金封好放在了范仲淹的怀中,范仲淹刚刚推辞他就死了!.后几年中范仲淹做了谏官,而那个术士的儿子也长大了,便找到了告诉他说:"你父亲有冶金的办法,过去他死的时候你还小,所以拜托我收藏,现在你长大了!应该还给你!".然后那出秘方和金子给他,就和当年封存的一样!
8. 文言文《左忠毅公逸事》怎样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
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
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
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
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
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文言文阅读。《义田记钱公辅》节选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
1. 《新世说》汤郭甫善待卖菜翁文言文翻译
翻译:
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 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 旁,赶车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 在地上。老翁抓住赶车人不放,责骂并 且殴打他,叫赔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 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 钱,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 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老翁不肯, 说:“要赔就在这儿赔。”弄得汤敦甫很 是窘迫。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 互行完了礼,就说:“这纯属小人,让 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开始 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求饶。汤敦甫对 指挥说:“不用了,借我一贯钱就行 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 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 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
挥,叫车子离开。
2. 文言文翻译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握重要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专门研究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益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议论,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十分惊奇地说:“你如今的谋略才干,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县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才能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兄长你看清楚这件事情也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去。
3. 顾亭林轶事文言文答案 有人劝说顾炎武彻底消灭家中老鼠,而顾炎武持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觅一近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L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 (2)实勉我也(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顾炎武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力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
答案
12.(1)日常 居家 在家时 (2)其实
13.A
14.《诗本音》卷二 稿再为鼠啮
15.豁达 勤奋好学
4. 古文《左忠毅公逸事》全篇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5. 《戴名世集.书光给谏轶事》文言文翻译 贼四面环集,乘舆将安往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四面环集.乘舆将安往?请固守根本,以定人心。 译文:贼军从四面八方围聚,皇上您将能到哪里去?请皇上坚决地守护着国家根基,以便安定人心。
(2)章为城杀,时亨堕陴折左股,匍匐入尼庵,夜半自经,尼救之不死。 译文:王章被李自城军,光时亨从城墙垛上跌落折断了左大腿,爬着进入尼姑庵,半夜上吊自杀,尼姑救了他才得以不死。
(3)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 译文:李建泰上疏,劝我南迁。国君应该为国家而死,我还能到哪里去呢!参考译文: 光时亨,字含万,桐城人,崇祯甲戌年进士。
光时亨为人富有才气,遇事决断清楚且快速,并且能够自我恪守清廉公正的品格,天性痛恨邪恶的人,所以不被许多小人所喜欢。他开始做官主管四川荣昌县。
不久,光时亨就被征调进京城,历任兵、刑两部的给事中官职,他正直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过了一段时间,李自成攻克了山西,军队进入京城附近地区,兵锋直接指向京城。
当时有人提出了迁都南京的意见,光时亨对皇帝说:“贼军从四面八方围聚,皇上您将能到哪里去?请皇上坚决地守护着国家根基,以便安定人心。”到了京城陷落的时候,光时亨与御史王章仍然巡视着城防。
王章被李自成军,光时亨从城墙垛上跌落折断了左大腿,爬着进入尼姑庵,半夜上吊自杀,尼姑救了他才得以不死。不久,他又被李自成军追踪俘虏,经过御河时,他和御史金铉一起投河自杀,金铉死了可光时亨却被人救起来。
过一段时间光时亨苏醒了,于是他就暗暗地前往南京去。 到了江苏宿迁,第二天开船,走不到几里路,河岸上有几个军士手持佩剑上船问:“哪一个是光给事中?我们被大帅刘泽清派遣前来迎接他的。”
光时亨手拿佩剑正要询问他们时,铁锁链已经套到他的颈上。在这之先,同郡的阮大铖,已经名列叛逆案件中,天启年间左光斗、魏大昌的冤死,阮大铖起了重要作用。
光时亨曾经咬牙切齿地责骂过阮大铖,因而阮大铖估计光时亨为人清廉正直,是不可用权术笼络到的。到这时他就唆使刘泽清让他派人把光时亨抓起来,把阻止迁都南京作为光时亨的罪名,然后把光时亨和金坛人周钟、泾阳人武素同一天杀掉。
周钟、武素两人本来就是投降李自成的人,所以野史错误地说光时亨是投降李自成的人,到今天也没有人为他的冤屈平反昭雪。 光时亨因当初从城墙垛上跌落以及后来上吊、投河,屡次求死却不得,思想发生了某些变化。
他最终丧命在奸人的手里,可惜啊!可惜啊!康熙丁卯年,我进入京城,有个差役在旅馆里侍奉我,他就是京城人所说的长班,年纪八十多了,对我说:“当初我侍奉过给事中光公,在都城被攻克的时候,我从御河中救起过光给事中。”他又用手捶着胸脯悲叹说:“我哪里知道光公会被送给阮大铖、马士英!”这话可以证明野史说法的错误,于是我一并记录下这些。
辛卯日,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上书朝廷请求皇帝迁都南京,他希望自己奉命保护太子先前往南京。壬辰日,皇帝在平台上召见群臣讨论,告诉内阁大臣们说:“李建泰上疏,劝我南迁。
国君应该为国家而死,我还能到哪里去呢!”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都请求先奉命保护太子在江南巡视军队。兵部给事中光时亨大声说:“奉命保护太子到南方去,各位大臣内心到底想干什么!你们将要仿效唐肃宗当年在灵武做的旧事吗?”范景文等于是就不敢再说话了。
皇上再问防守作战的策略,众臣沉默不语,皇上叹息说:“我不是亡国的君主,各位大臣却都是亡国的臣子啊!”皇上于是拂袖而去。
6. 石曼卿轶事石曼卿与石棚山
在石棚西南不远处,耸立着一块大招头崖,向阳背风,前临一片较为平坦的芳草地。游人休憩此间,面对遮满视线翠屏般的南山,便会产生溶入青绿色彩之间的超凡感觉。传说当年石曼卿常在这里读书弹琴,饮酒宴乐,故明代人于古石壁间刻了六个擘窠汉隶“石曼卿读书处”,深入石骨,古朴可爱。
石曼卿,名延年,曼卿是他的字。他生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卒于康定二年(1041年)。他的祖先为幽州人(今北京一带),因避契丹之乱举家南迁,在宋州的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落了户。
石曼卿有个好友叫范讽,曾任官职,但被人污告,石曼卿为好友范讽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受到牵连,从京城贬到海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通判是知州的副手,还有监察当地官吏的职责,又称监州。
石曼卿读书处
石曼卿是当时著名的文章高手,诗人和书法家,著有《石曼卿诗集》行世。石棚山风景俏丽,又离州城较近,便成了他经常游乐的去处。
石曼卿最值得后人景仰的事,乃是他那铮铮铁骨和拳拳的报国之心。北宋景祜五年(1038年),西夏王改称皇帝,定国号为大夏,表示他与北宋完全处于对等地位。自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西夏每年对北宋都要发动一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犯,常常把宋军打得大败。石曼卿受命于危难之际,很短时间内,便在河北、河东、陕西等地组织起来几十万大军,开往前线抵御西夏。皇帝因此赏赐他绯衣银鱼,方准备重用的时候,石曼卿却一病不起了。正是:壮志末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石曼卿去世时才四十八岁,当是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7. 魏文候轶事文言文翻译原文:
魏文候守信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
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猎:约会打猎。期,约会。
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之:往,去,到。焉:何,哪里。
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译文:
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次日午时到厂打猎。那天,宫中饮酒,喝的很开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后,得知国力逐渐强盛,魏文侯心情十分舒畅,于是下令摆上酒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大家喝得兴高烈,酣(hān)畅淋漓突然,魏文侯带着几分醉意问道:“午时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备车赶往郊外的场。大臣们一听,齐声劝道:“今天喝酒这么欢乐,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猎,大王何必冒着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说:“我已经跟人约好了,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8. 魏文侯轶事文言文翻译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
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
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9. 范文正公逸事 文言文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⑤,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⑥。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⑧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⑨,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⑩,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②日食(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B.①以其所入 ②以衾拥覆
C.①而终其志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此其大较也 ②常蹲其身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3、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答案
1、(1)①喜欢。②每天。③曾经。④等到。 (2)D
2、公/虽 位 充 禄 厚/而 贫 终 其 身。
3、(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义田记 钱公辅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
小题1:补贴供养实现达到 小题2:B. 小题3:(他的)后代子孙整治他的产业,继承他的志向,就如同范仲淹活着的时候一样。 |
小题1:试题分析:“ 赡 ”字在课内文言文中接触较少,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它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近。应译为“供养”。“终”根据语境应译为动词,宾语是“志”,所以应译为“完成”。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A项中的“以”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表目的,译为“来”,B项中的“则”前者译为“就”,后者与“然”连用,是“那么”的意思。C项中的“而”前者是连词,后者与“已”组成固定搭配。D项中的“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无意。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修其业,承其志”等。“修其业,承其志”是并列的动宾短语,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整治他的产业,继承他的志向”。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义田记》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1.B 2.D 3.(1)(屠夫)才明白前面那只狼装睡觉,原来是用以迷惑敌方(对方)的。 ? (2)(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着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3)(对)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它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那么这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
蒋琬字公琰文言文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⑤,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⑥。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⑧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⑨,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⑩,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小题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②日食 (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B.①以其所入②以衾拥覆
C.①而终其志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此其大较也②常蹲其身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小题4: 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喜欢 ②每天 ③曾经 ④等到 (2)D
小题2:公/虽 位 充 禄 厚/而 贫 终 其 身。
小题3:(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小题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试题分析:
小题1:(1)试题分析:①句中的“好”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喜欢”的意思,不能与“江南好”中的“好(优良、良好)”的意思相混;②句中的“且”在古汉语里,也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每天”的意思,在“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是“将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为连词。③句中的“尝”在古汉语中最多的还是作副词“曾经”讲;④句中的“及”在古汉语中常作为“等到”讲,这里也是“等到”的意思,不过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中是“连累;关联”的意思。理解文言文字词,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试题分析:A项中的两个“为”都是“当、做”的意思;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D项中的前一个“其”是“他”的意思,后一个“其”是“自己的”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所以应选择D项。
小题2: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择(选择)、其(那些)、者(……的人)、咸(都)、之(他们)”这些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微(非,如果没有)、斯(这种)、谁与归(就是‘与归谁’,归,归依的意思)”等词翻译准确。
小题4:试题分析: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能概括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的故事即可。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D2.D3.C4.B5.D6.(1)因此您应该向天下显示您是因功而被举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高而有声望的。
(2)公琰立志忠正,他是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1、惟:本义是思、想、考虑;思维,是同义复词。
2、后事,指诸葛亮死后的国家军政大事。3、汉代荐举人才的制度为荐举制和征辟制,并不表示升任官职。
4、③是赵直的占梦语。⑤是诸葛亮器重蒋琬之体现,两句均不是原因5、A诸葛亮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出得知日后一定能官至三公 B诸葛亮认为大家对这种举动有所不愿,又会使远近的人不理解。
6、(1)是以,因此;功举,因功而被举荐;清重,清高而有声望。(2)托,立志;赞,佐助、,《赤壁之战》有“此天以卿—人赞孤也”句。
参考译文: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成年时就与有弟泉陵人刘敏一同天下闻名。
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进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令,先主曾因游览视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吭什么事都不处理,这时又喝得酩酊大醉,先主大怒,打算判罪杀掉他,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他处理政事以安定百姓为根本,而不追求表面形式,希望主公重新加以考察。”先主向来敬重诸葛亮,于是就不加罪于他,只是匆忙罢官而已。
蒋琬被审讯之后,夜里梦见一头牛,头在门前,流血淋漓不止,心中非常讨厌,就喊来占梦者赵直。赵直说:“看到牛血,事情就清楚了。
牛角和鼻子,是‘公’字的形状,你的官位一定能到三公,这是大吉大利的征兆。”不久,被任命为什邡令。
先主做了汉中王,蒋琬被召入府任命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主持国政),开设官署,征召蒋琬为东曹掾。
后来被举荐秀才,蒋琬坚决要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写告谕对他说:“想想你离开家乡亲朋,放弃侍奉父母的义务,是为了使百姓好,你这样做大家都不愿意,又会使远近的人不理解,因此,你应该向天下人显示您是因功而被举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高而有声望的。”后又升任为参军。
建兴五年,亮驻兵汉中,蒋琬和长史张裔留守共同主持府中军政大事。建兴八年,代替张高任长史,又加封为抚军将军。
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诸葛亮常常说:“公琰立志忠正,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后秘密上表给后主刘禅说:“我如果死去,以后的军政大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2. 《三国志·赵云传》文言文全文翻译蒋琬字公琰,是零陵湘乡人氏,少年时与表弟泉陵的刘敏都很知名。
蒋琬是以书佐身份随同刘备到的四川,任广都乡长。(有一次,)刘备曾经四处游历访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大小事物都不在心打理。
偶尔还醉酒,刘备很生气,准备治罪。军师诸葛亮请求宽恕,说:“蒋琬是国家栋梁,不是管理方圆百里这样地方的人才啊。
他处理政务以安民为出发点,不是以政绩好看为主要目的,希望主公再考察他。”刘备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罪,一时之间免去蒋琬官职就算了。
蒋琬受到处罚之后,晚上梦见一头牛,扭头在门前,流出一大片血,内心十分厌恶,叫占梦的赵直解梦,赵直说:“但凡梦中看到血的,说明事情见了分晓。牛角和牛鼻,像一个‘公’字,您的官位必定会晋升到公卿,大吉的征兆啊。”
随后,蒋琬被任为什邡县令。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蒋琬官位是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有了自己的府第,聘用蒋琬为东曹掾。向国家举荐人才,蒋琬一再谦让,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拿出意见,诸葛亮为此教导他说:“自己认为,疏远自己亲近的人坚持德政以报答百姓,大家既不会隐藏在心里,又使远近都不明白为什么,所以你需要说明他们的功劳举荐,可以明确这种举荐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啊。”
后来转任参军(军事参谋)。建兴五年,诸葛亮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一起留在府中处理政事。
建兴八年,代替张裔为长史,加授抚军将军。诸葛亮数外出指挥作战,蒋琬负责后勤粮草供给以及兵源。
诸葛亮经常说:“蒋公琰忠诚可靠,一定会和我一起共同辅佐(刘备的)王业啊。”(后来)诸葛亮暗地里给后主上表称:“如果臣诸葛亮有个三长两短,以后的事情可以依靠蒋琬。”
3. 文言文《范文正公仲淹贫悴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①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②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范仲淹怀中,范仲淹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范仲淹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注释①睢阳:地名。
②术者: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③俾:使1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会术者病笃( ) (2)吾善炼水银为白金 ( )12.范仲淹“出其方并白金”给术者之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B.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C.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D.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14.从上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参考答案:课外文言文(12分) 11.(1)正好,恰巧。
(2)擅长。(每一词解释各2分) 12.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或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2分) 13.B(3分) 14.为人诚信,不贪恋钱财(讲出一点给1分,讲出两点且正确给3分。
4. 管仲贵公文言文翻译从前,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必定把公心摆在第一位,只要出于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来的。
(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为鲁国国君),将要赴任时,(向父亲)请教用来治理鲁国的方略,周公说:"(为政要考虑)利民而不要(只考虑)利己。"楚人遗失了弓箭却不肯去寻找,他说:"楚国人遗失了弓箭,(必是)楚国人得到它,又何必去找它呢?"孔子听到这话,说:"去掉'荆楚'这一国别就好了。"老聃听到孔子的话,说:"去掉'人'这一限制就好了。"所以说老聃才是最具有公心的人。天地够伟大了,生育了万物,而不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子女;使万物生长,而不把它们据为己有,万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泽,享受天地的利益,却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
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去问候他,说:"仲父您的病,更加沉重了,国内百姓都已经无法避讳这件事,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
管仲回答说:"以前我尽心竭力,还不能知道可以托付国家的人选,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么能说得出呢?" 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点我啊。"
管仲恭敬地回答,说:"您打算让谁担任宰相呢?" 齐桓公说;"鲍叔牙可以吗?"
管仲回答说:"不行。我和鲍叔牙交情很好,鲍叔牙的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样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可以吗?"管仲回答说:"隰朋的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贤人追羡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对赶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事物,分外的不去了解;对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荐宰相人选的话,那么隰朋是合适的。"一国的宰相,可是个大官。当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所以说大工匠只注意总体设计,而不亲自挥斧弄凿;大厨师只着意调和五味,而不亲自拨弄锅碗瓢盏;大勇士只指挥战斗,而不亲自临阵斗殴,正义的军队只征讨叛逆而不骚扰百姓。齐桓公厉行公正;摒弃个人爱憎,重用(同自己有仇的)的管仲,终成五霸之首;而齐桓公徇私情呵护自己所爱,任用谄谀之人竖刀,以至死后尸身腐烂得蛆都爬了出来还不得下葬。
人小的时候愚笨,长大了就有了智慧。所以,聪明了却用私情,还不如愚笨却出以公心。天天喝醉了还想穿戴整齐,利欲熏心还想出以公道,贪婪暴戾还想成就王道,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何况凡人呢!)
5. 鲁道宗不欺君文言文答案原文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
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 以宗道言对。
帝诘 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题目: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为谕德时( ) ②尝微行 ( )③宗道方自酒肆来( ) ④故就酒家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然则公当得罪A.杂然相许 B.吴广以为然C.然往来视之 D.然后知生于忧患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2分)即 上 怪 公 来 迟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1)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 11.请结合选文全段概述文中真宗认为鲁宗道“可大用”的原因。
(2分)翻译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作教育太子的官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鲁宗道家的)门口,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
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有罪的。”
(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
皇帝问鲁宗道,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认为他忠诚诚实可以重用。
答案:8.(1)(4分)①做、当、担任②曾经③才④到,到……去 (书中例句:及为相、尝奏荐某人、方两、持就火炀之。提示:要引导学生关注书释。)
(2)(2分)D9. (2分)即 \上 \怪 公 来 迟(每处1分)10.(4分)(1)真宗果真(果然)问了,使者详细地把(用)鲁宗道所说的告诉(回答)了皇上。(2分)(“果、具、以、对”为关键词)(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2分)11.(2分)(1)为人刚直;(2)遇事敢言;(3)待君忠实。(答到2点即可)。
6. 范文正公逸事 文言文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④;嫁女者五十千⑤,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⑥。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⑧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⑨,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⑩,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②日食(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既而为西帅 ②及为相
B.①以其所入 ②以衾拥覆
C.①而终其志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此其大较也 ②常蹲其身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3、翻译句子。(4分)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分)
答案
1、(1)①喜欢。②每天。③曾经。④等到。 (2)D
2、公/虽 位 充 禄 厚/而 贫 终 其 身。
3、(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7. 《容斋随笔》关于范文正公的阅读答案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
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
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
③记:传记。
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
翻译: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地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惊讶,拱手请教他。(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来修饰“德”字,好像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守_______ ②泱泱_______ ③已_______
④易_______ ⑤盛_______ ⑥扣_______
⑦颔首_______
2.翻译:
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必将名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殆欲下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
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
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
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上一篇:中秋节短信大全_中秋节日短信